□ 本报记者 丁莹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质量认证数字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中提到“推进商用密码认证体系建设”。在市场监管总局随后举办的《指导意见》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密码管理局二级巡视员杨超介绍了我国商用密码认证体系建设有关情况、取得的主要成效和下一步推进工作考虑。
据杨超介绍,密码是国际公认的维护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直接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2020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规定,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国家密码管理局建立国家统一推行的商用密码认证制度,并对涉及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社会公共利益的商用密码产品实施强制认证。商用密码认证体系建立实施以来,有效激发了商用密码市场活力,丰富了商用密码产品供给,拓展了商用密码应用领域,在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服务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商用密码产业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商用密码认证体系日趋完备。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国家密码管理局相继发布《关于开展商用密码检测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商用密码产品认证规则》及3批《商用密码产品认证目录》,32类产品纳入商用密码认证体系。
我国商用密码产业促进作用明显。目前,我国累计发放商用密码产品认证证书6000余张,年均保持30%以上增长率,安全二级以上密码产品占总发证量的近80%,安全三级密码产品年均增长率近60%;产品形态涵盖密码芯片、板卡、整机、系统、模块等各种类型,产品性能指标、安全防护能力大幅提升,创新型、融合型商用密码产品不断涌现,形成种类丰富、链条完整、安全可靠的商用密码产业生态。
商用密码应用成效显著提升。我国通过认证的商用密码产品在重要领域得到规模化、体系化应用。金融领域,新发行银行卡实现100%使用商用密码,移动支付、条码支付实现商用密码规模应用;能源领域,嵌入商用密码的智能电表已在全国大规模发放使用;政务领域,电子发票、电子营业执照、电子许可证实现商用密码保护;民生领域,第三代社保卡全面完成商用密码升级,安全电子病历、电子机动车检验标志、电子驾驶证等全面应用商用密码,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护人民群众利益。
据了解,下一步,我国将认真落实《指导意见》要求,紧盯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产业发展需求,不断丰富商用密码认证供给,持续推动商用密码泛在化应用,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用密码认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