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苏家英 通讯员 郑芃生
9月15日至18日,全国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做光荣自豪中国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思政大课。我省广大学子于历史回响中,厚植家国情怀。
这堂思政大课由教育部会同中央网信办、人民日报社、国家文物局联合开展。课程内容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特点、教学目标等,分为小学课程《众志成城》、初中课程《中流砥柱》、高中(中职)课程《精神丰碑》和大学课程《大国担当》四讲。
小学段课程《众志成城》9月15日播出,通过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让赵一曼家书等珍贵历史资料得以鲜活呈现,使孩子们受到一场身临其境的抗战精神洗礼。“在忻口战役中,全国军民齐心抗日,让我懂得了,‘众志成城’不是口号,而是每个中国人都为保家卫国挺身而出。”兰州市城关区水车园小学五年级学生杨懿轩说。
水车园小学德育主任童桐说:“这堂课,从家国情怀的深刻诠释,到时代责任的生动解读,再到理想信念的深情引导,将‘小我’融入‘大我’的道理,讲述得透彻而清晰。”
初中课程《中流砥柱》9月16日播出,以英雄后人讲述、走进百团大战纪念馆等创新形式,串联“擎起先锋之旗”“扬起领航之旗”“扛起担当之旗”三大板块,通过故事化、场景化的叙事,引导初中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领导地位和伟大贡献。
庆阳市西峰区北街实验学校组织全体学生集中收看该课程后,各班级“趁热打铁”召开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们结合课程内容分享学习心得,深化学习认识。“这堂课贯通历史与现实,很好地激励孩子们做光荣自豪的中国人,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该校校长齐宁博说。
一段段黑白影像,一个个英雄故事……9月17日播出的高中(中职)课程《精神丰碑》,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特别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辉煌胜利,再现于学生眼前。
课堂上,会宁县第一中学的师生们沉浸于实景模型所复原的历史场景中,深感震撼。“这堂课让我认识到,思政教学必须贴近历史、贴近现实、贴近学生。今后,我将更注重以情感人、以史明理,借助会宁丰富的红色资源,将长征故事和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思政课堂,教育学生们真正理解‘强国有我’的时代使命。”该校思政教师杨乐说。
9月18日播出的大学课程《大国担当》,展示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中国贡献。“烈士们怀着坚定的信念,在黑暗中前赴后继。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一切。这段历史让我时刻铭记,和平应当被敬畏和珍惜。”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研究生刘泽辰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