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烟火气 巾帼共富路


(来源:中国妇女报)

转自: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冰豆花、桔红糕、冻米糖……在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上林坊夜市里的十来个摊位上整齐排列着“妈妈的味道”美食,巧女们忙着招揽顾客、现场制作、打包装袋。

  浓浓的市井烟火气中,忙碌的巧女们听着一声声到账信息播报,扬起了笑脸。

  近年来,慈溪市妇联聚焦女性成长与发展,以共“富”、幸“富”、带“富”三大行动为核心,强化服务支撑、阵地建设和资源牵引,助力广大妇女在袅袅烟火气中走出一条充满活力与温度的巾帼共富之路。

  创品牌搭平台链资源,共“富”行动强化服务效能

  “经授权,我们在包装上印上了‘妈妈的味道’logo,彭桥麻花已成为慈溪家喻户晓的美食品牌。现在更是通过直播、电商等渠道销往全国,年销售额突破200万元。”彭桥麻花主理人孙央旦自豪地说。

  2022年9月,“溪上·巾帼”品牌发布,慈溪市妇联系统推进“溪上·妈妈的味道”“溪上·巾帼共富市集”“溪上·巾帼家政百人团”等系列项目,持续增强品牌识别度、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慈溪市妇联的引领带动下,像彭桥麻花这样由小做大的美食工坊还有许多,现已培育68名美食巧女、农业女能手和工坊女主人携200余款美食美物亮相,有效打通从“手艺”到“收益”的转化通道。

  从市集脱颖而出的“她产品”,获推荐参与文旅体局、商务局、农合联等举办的马拉松赛事、省杨梅节开幕式等大型活动,登上了更广阔的舞台。

  线下市集火热,线上吆喝不止。慈溪妇联积极整合农合联、商务局等资源,依托“网上农博”平台开展巾帼直播带货,并通过“溪上·妈妈的味道”专区消费券、直播间优惠和首页轮播推介等多种方式提升吸引力。同时,借助“网上农博”微信社群,将本土优质推广出去。

  集合店巧手坊优选品,幸“富”行动筑牢阵地

  夜幕降临,位于上林坊入口处的“溪上·妈妈的味道”夜市集合店里人来人往,每日客流超千人。

  今年8月8日,集合店正式开业。鸣鹤年糕、胜山红菱、长河草帽等慈溪当地美食、美物工坊的产品,点燃了人们的消费热情。

  由裘燕飞制作的“国万年糕”是店里的爆款产品。她承袭父辈手艺,坚持前店后坊模式,让顾客品尝到最新鲜软糯的年糕饺。日益红火的生意,让裘燕飞家中米香四溢,更洋溢着浓浓的共富气息。

  以美食为致富动能的“家坊”,慈溪妇联通过积极推进“家门口”创就业,共成功培育十余家扎根社区的美食巧手工坊。

  除巾帼共富工坊展销外,店里还设有巾帼家政招聘、女企协公益义卖等多元板块。包括她文艺·非洲鼓、她健康·中医、她维权·金石榴、她榜样·直播等小队的“她说”宣讲团队也到场助力,传递女性声音。

  该店以“公益固定摊位+流动工坊”模式运作,每周五、六、日均有共富工坊轮流进驻,既拓展产品销路,也持续提升工坊品牌能见度。

  建联盟学技能育头雁,带“富”行动强化引领

  临近中秋节,丹橘山房民宿的女主人任瑜忙着将“妈妈的味道”展柜更换新品——脆柿。五月粽、六月梅、七月桃……这些时令产品,均来自潘岙村及周边村的农户家中。

  工坊将农产品转化为文创商品,民宿成为展示窗口,巾帼创业圈内逐步形成“美食引流、工坊增色、民宿体验、农业支撑”的融合共富新路径。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点星光照亮银河。这是“巾帼创·联盟荟”带来的显著成效之一。慈溪市妇联整合全市美食巧女、工坊女当家、民宿女主人、农业女能手四类群体资源,打造集资源对接、学习交流、市场开拓与品牌共建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在思想碰撞、交流互学中,一个个心有创意,敢于追梦的女性“冒”了出来。慈溪妇联重点培育和美乡村共富“领头雁”,通过引入技术指导、资金支持与市场对接,强化带头人辐射效能。

  “袋鼠绣娘”工坊负责人翁洁琼,正是在妇联组织的阳光雨露呵护下,逐渐从一株小苗成为众多姐妹的主心骨。

  “我以前只是个农村妇女,在锦堂师范服装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刺绣、缝纫、服装设计等实用技能。”翁洁琼说,“妇联像‘娘家人’一样,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

  一波才动万波随。如今,翁洁琼带领25名农村妇女从事马面裙设计与钩针花束制作,实现居家就业与文化传承双赢。

  慈溪市妇联推出的一系列务实、创新举措,不仅拓宽了妇女创业就业渠道,更在烟火气息中铺就了一条弥漫温情、充满希望的巾帼共富之路。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