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移动解锁泉堰村振兴密码


  安徽移动自第九批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以来,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数智化赋能为主线,助力六安市舒城县干汊河镇泉堰村实现全面振兴,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泉堰村的田埂上,曾印满村民的愁绪。这里盛产的“柳抱泉”大米颗粒饱满、米香浓郁,煮熟后饭粒油亮。“小兰花”茶叶更是条索紧细、冲泡后兰香四溢,可再好的宝贝,也架不住销售渠道的“堵”。

  安徽移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到来,为泉堰村的打开了销路。线上,“团购”平台的直播带货成了“新宠”。线下,省市移动公司的现场展销也热闹非凡,不少人尝过之后当场下单。截至目前,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联动,安徽移动已累计帮助泉堰村销售农产品10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60万元。

  工作队还积极引导村民转型种植高附加值经济作物。村民李桂兰家种了5亩脆桃,“以前种水稻,一年一亩地也就挣1000多块钱,现在种脆桃,一亩地能挣5000多块钱!”可近200亩的产业园,人工巡护是个大难题。“以前天天得在园子里转,生怕有病虫害没发现,或者有人偷摘果子。”李桂兰说。如今,20个远程监控摄像头建成,村干部和村民用手机就能实时巡护。“打开手机APP,园子里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发现有虫子,马上就能安排治理,省了不少事!”

  产业发展带动近百人就业,村民人均年增收1.9万元。拿到增收的工资时,村民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

  在泉堰村,柳抱泉是村民心中的“宝”。1988年,这口古泉的泉水被鉴定为含锶、偏硅酸的重碳酸钙镁钠型优质矿泉水。可有一段时间,古泉却成了村民的“心病”。“泉边全是杂草,垃圾乱扔,污水顺着沟往泉里流,好好的泉水都变浑浊了,谁看了不心疼啊!”村里的老人王大爷说起时满是惋惜。

  为了还柳抱泉往日的清澈,安徽移动申请资金,加上地方政府拨款,开展了一场环境整治行动:先对渠道进行清淤,把泉边的淤泥、垃圾一点点清理干净;接着修建防护围栏,210米长的围栏将泉眼保护起来;随后,1314米长的农耕步道开始铺设,休闲观光设施也陆续建成。如今再到柳抱泉,眼前的景象让人眼前一亮:清澈的泉水潺潺流淌,古柳树枝繁叶茂,柳泉相依,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徐徐展开。

  “叮!系统监测到独居老人李奶奶家异常,立即派网格员前往查看。”近年来,安徽移动助力泉堰村打造的“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项目,让这样的智能预警成为常态。该项目搭建AI视频监控预警系统和人工智能呼叫系统,实现事前预警,并将用户实时需求传递至平台,可有效防范留守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安全事故发生。

  如今,泉堰村正逐步实现网格化与数字化相结合的“智理”模式转型。村里随处可见的智能设备、高效便捷的服务,让村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现在住在村里,比城里还安心!”这是泉堰村村民最常说的一句话。 (梁肖肖 吕涛)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