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辽宁共享创新共赢未来


(来源:辽宁日报)

转自:辽宁日报

本报特派上海记者 孔爱群

金秋浦江,群英欢聚。

9月20日上午,2025浦江创新论坛(第十八届)年会开幕之际,我省在上海东郊宾馆主持召开长三角地区企业家座谈会。50位企业家齐聚一堂,交流合作、共谋发展。企业家们高度评价辽宁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取得的成就,一致认为辽宁产业基础坚实,综合优势突出,营商环境持续向好,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表示将更好对接辽宁所需,持续加大在辽投资布局力度,带动更多企业走进辽宁、深耕辽宁,共享辽宁振兴发展之利。

“辽宁有科教人才优势、产业优势、资源禀赋优势。近年来,辽宁发展势头越来越好,科技金融、服务产业也有很大空间。”董事长张为忠是大连人,他说,去年参加辽洽会亲身感受到辽宁的新变化和金融业的发展潜力。“我很看好辽宁的未来,希望借辽宁创新高地优势,发挥银行资产资源配置作用,支持服务实体经济,更好地支持家乡建设。”

“我虽然是苏州人,但在辽宁扎根多年,已经当自己是辽宁人了。”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曾多次带领长三角企业家走进辽宁,为辽宁招商引资搭建桥梁。在丁佐宏眼中,辽宁是公司全国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路走来,自己深刻感受到这片土地的开放、热情与潜力。他认为,辽宁的投资环境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头,作为在辽投资的企业,能深切感受到辽宁加快振兴发展释放的新动能,希望长三角地区的企业能把眼光、资源和项目,更多地投向辽宁,推动更多项目在辽落地生根。

“辽宁这几年变化很大,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复星国际执行总裁王可心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他表示,自己是负责大健康投资的,抱着一颗回馈家乡的心,公司多个创新一类药都落在了辽宁,在他看来,生物医药产业的潜力是巨大的,辽宁应充分利用好科教科研优势,做大做强医药产业。

“辽宁有制药产业基础和人才优势,可以鼓励发展针对医美市场的医疗器械,这是个万亿级市场,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上海市辽宁商会会长、自然堂董事长郑春颖表示。

郑春颖生于辽阳灯塔市,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来到上海创立自然堂集团,作为一家以数字化驱动的科技美妆企业,目前公司线下零售网点超6万个,是国货品牌中线下网络覆盖最多的,在辽宁有2000多个零售网点。他坦言,这得益于企业以“产品科技+数字化能力”构筑的双引擎发展模式。在会上听到辽宁的发展现状,他十分骄傲,除了医疗行业,他还建议发挥辽宁人善于表达的特点,大力发展直播电商、内容制作、短剧制作,带活地区品牌,打造数字经济增长点。

“下一步,我们打算在辽宁设立投资总部,开发行业大模型,支持数字辽宁建设。”江苏省辽宁商会会长、南京扬子环保科技公司董事长彭小冬表示,助力苏辽对口合作一直是商会的主要工作,今后,将通过系列对接撮合服务活动,促进更多企业回辽投资。

浓浓的家乡情,化作真金白银的投资。在辽阳投资超10亿元的艾美疫苗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周延满怀深情地说:“还将在辽持续投资,大家共同努力,让辽宁腾飞,让家乡进步。”

座谈会上,多位企业家介绍了各自企业的经营现状和未来规划。上海胜华电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豪的父辈20世纪80年代就在东北创业,公司在辽宁也有工厂,他直言,对企业来说,辽宁发展环境友好,回辽投资,不仅有家乡情怀,更有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政策利好。

浦江之畔,深情“聊辽”。与辽宁共享创新,共赢未来,成为在场企业家共同心声。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