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用电“安全网”


  本报讯(通讯员周万念)“解决此事人民群众拍手称好,非常满意!”近日,随着贵州省仁怀市某小区违规“飞线”问题彻底整改,困扰居民七年的“头顶隐患”得以根治,仁怀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忠的这句称赞,道出了当地群众的心声,而这背后是检察公益诉讼与人大监督联动形成的治理合力。

  时间回溯至2018年9月,仁怀市某小区变压器突然烧毁,供电部门为临时解决居民用电问题,违规在小区绿化树木上搭接非专用线路。这一“权宜之计”虽缓解燃眉之急,却埋下严重隐患——裸露电线缠绕树梢,不仅存在触电风险,更易因枝叶摩擦引发火灾。七年间,居民对这一“头顶隐患”反复投诉,问题始终未能根治。

  今年两会期间,仁怀市人大代表将该问题作为重点建议提出,直指民生痛点。收到建议后,仁怀市检察院迅速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立案程序。立案调查后,检察官厘清了问题症结:该小区配电资产建设不规范,未通过验收移交供电部门管护,导致管理责任主体长期缺位、电力设施失修失管,加之居民用电量激增,老旧变压器不堪重负烧毁,供电部门才出此违规“飞线”下策。更令人揪心的是,类似配电设施管理混乱、安全隐患问题突出,在全市多个住宅小区普遍存在,形成系统性安全风险。

  今年2月24日,仁怀市检察院向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要求立即消除案涉小区电力安全隐患,并全面排查全市住宅小区同类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厘清责任主体,从根本上消除系统性安全风险。检察建议发出后,行政职能部门积极响应,针对案涉小区制定《供电隐患整改方案》,重新规划安全电力线路路径,全面检修更换变压器及配套设施,彻底清除缠绕七年的“飞线”乱象。

  与此同时,覆盖全市的配电设施安全治理行动全面展开。经仁怀市政府签批同意,相关部门按小区建成时间形成分类分级处置方案,明确住建、工科、供电等部门及属地政府职责分工,全面推进住宅小区配电设施验收移交,同步明确运行维护责任主体和资金保障,为居民用电安全筑牢“防护网”。

  今年6月,仁怀市检察院就该案办理情况向该市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报告,得到充分肯定。仁怀市人大常委会成员一致认为,检察机关精准运用公益诉讼检察监督职能,以个案监督推动类案治理,用法治思维破解长期困扰群众的民生难题。

  以此案为契机,仁怀市检察院进一步深化与人大监督的衔接,制定《人大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衔接转化工作办法》,构建人大代表建议线索筛查库,建立“线索接收—审查立案—督促整改—成效反馈”闭环流程,形成定期向人大通报成果机制,让两大监督合力得到制度化保障,为破解民生难题、守护公共利益提供坚实支撑。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