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务院)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记者 任军)“十四五”期间,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这是记者从国新办9月22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多种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近5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到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达31.6%……
金融管理部门最新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金融部门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有力支持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有效稳定市场预期、提振信心。
“中国人民银行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初步形成,实施和传导更为有效,助力‘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顺利完成。”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通过增供给、优结构、补短板,金融监管总局全力支持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发布会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年均增速均超过20%。5年来,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长27.2%、21.7%、10.1%。科技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10万亿元,首台套、首批次保险支持创新应用项目3600个,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保驾护航”。
从资本市场来看,近年来,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是科技企业或者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企业。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当前的24家。“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资本市场含‘科’量进一步提升。”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表示,“十四五”期间,国家外汇局深入推进外汇领域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进一步提升贸易外汇收支效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银行外汇展业能力,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