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凉蔬菜品牌兴 高原臻品惠四方


白菜薹种植基地。图片均由西宁市农业农村局提供

9月中旬,湟源县申中乡星泉村胡萝卜丰收,农民们分拣装袋。

温室大棚内散发着诱人的菌香。

西海新闻记者 马小玮

九月秋高气爽,西宁市湟中区的田间地头,露地上蒜苗、大葱、菜薹长势喜人;蔬菜大棚内辣椒、茼蒿、草莓西红柿鲜嫩可口,菜农们穿梭田间,忙碌地采收着这批高原特有的“绿金”。冷链物流中心内,一批批经过预冷处理的蔬菜正装车准备发往粤港澳大湾区。这幅生机勃勃的产业图景,正是西宁市农业农村局全力打造冷凉蔬菜产业、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西宁市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紧抓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高原高品质”关键核心,充分发挥冷凉气候优势,持续做大做强蔬菜产业链,使冷凉蔬菜成为西宁一产主导产业之一。如今,西宁已逐渐成为冷凉蔬菜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种植、品牌化营销、多元化输出、示范化带动的中心城市,走出了一条带动高原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规划引领 系统推进夯实产业根基

冷凉蔬菜是指在气候冷凉地区夏季生长的蔬菜,属于反季节蔬菜。冷凉蔬菜喜冷凉、耐低温,生长的最佳温度为17摄氏度至25摄氏度。常见的冷凉蔬菜包括甘蓝、大白菜、萝卜、西蓝花等。青藏高原地区常年温度适宜,形成了适合冷凉蔬菜种植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出产的蔬菜品质优良。

西宁市委、市政府聚焦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定位,科学谋划、系统推进,先后出台《西宁市高原冷凉蔬菜单品中心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6)》《西宁国家冷凉蔬菜黄金种植区推广实施方案》,谋划研发中心建设工程、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工程、品牌提升建设工程等五大工程。

3年来,西宁市落实资金3.4亿元,实施湟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旧温室提升改造、蔬菜产业精深加工、水肥一体化等项目。通过规划引领、项目带动、设施完善等举措,进一步增强了蔬菜低温冷藏、基地加工、保鲜运输能力,为冷凉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规模发展 示范引领扩大生产基地

截至目前,西宁市累计建成10个万亩生产基地,布局以甘蓝、大白菜、西蓝花、豆苗、茼蒿、蒜苗等为主的单品规模化、标准化基地40余个,引进蔬菜品种6大类139个品种。

全市建成集约化蔬菜育苗基地32个,新建18000平方米高原冷凉蔬菜工厂化种苗繁育中心1处,建设甘蓝、大葱类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2个,培育各类蔬菜优质种苗6000万株,满足了本地及周边市州16.8万亩蔬菜生产需求。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同步推进。全市蔬菜基地建成产地预冷设施268套,冷链运输车23辆,新增冷库7座,构建起覆盖生产、储存、运输、配套材料生产等全环节的冷链网络,有效降低了蔬菜产后损耗,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科技赋能 创新驱动产业提质增效

西宁市与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江苏农科院、青海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成4个省部级科技交流、研发平台,组建百名专家工作站,成立16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

今年,由33家科研单位和高校组建的西宁农业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暨青藏高原冷凉蔬菜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成立,重点推进实施省、市级以上科技项目,示范推广新品种10个以上,推进10项科技成果在农业龙头企业推广应用。目前已实施10余项省市级重大科技项目,制定技术标准50项,为冷凉蔬菜产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拓宽渠道 产销对接实现价值跃升

西宁市在全省首推供港蔬菜基地认定工作,认定供港蔬菜面积3万余亩,向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供应蔬菜21万余吨。2024年,全市蔬菜输出量达55万吨,收入16亿元,占总产量的83%。

电商渠道同步拓展。在天猫、京东、西部优选等平台开设“青海馆”“西宁馆”“西宁甄选专区”等,入驻商户2000余家,电子商务交易额近3亿元。同时,在上海等地布局前置仓20处,与112家麦德龙高端超市签订合作协议并陆续入驻。

值得一提的是,西宁市在广东润丰农业集团成立“净土青海 高原臻品”青海西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批配中心,供应豌豆尖、菜薹、茼蒿、甘蓝等8至10个冷凉蔬菜品种,到旺季每周输出200吨左右,年计划创汇6000万元。今年上半年,全市对外输出各类农畜产品17.86万吨,实现产值17.96亿元。

品牌带动 增加群众收入

西宁市成功申报“西宁国家冷凉蔬菜黄金种植区”认定,完成国家“西宁冷凉蔬菜”“西宁草莓”区域公用品牌LOGO标识设计和注册申请,成为青海省第一个“粤港澳大湾区”蔬菜供应基地。

品牌影响力的提升直接带动了农民增收。甘蓝、娃娃菜等主要蔬菜品种地头价格持续提高,蔬菜种植亩均增收1500元以上,带动10万余人务工。提高输出组织化程度,带动22家合作社蔬菜对外输出,成为带动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

中心辐射 联动发展共建产业生态

作为青海省省会,西宁市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与玉树、果洛、海南、海东等州市紧密联动,共同做大做强“青字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培育头部企业深入对接河南胖东来、广东润丰集团、上海光明集团江阳农产品批发市场、西部农产品交易中心等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目前,玉树市、果洛班玛县在西宁的精深加工厂已启动建设,与海南、海东的“冷凉蔬菜”抱团销售工作正在深入推进,“青字号”蔬菜持续稳定供应,极大增加了农民收入。

展望未来 补齐短板再上新台阶

尽管西宁冷凉蔬菜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总量不足、标准不高、配套不全”的结构性矛盾。西宁市将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强化产品核心竞争力,加快升级流通体系,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西宁市将依托“青藏高原现代农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西部高原冷凉蔬菜院士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加快种质资源创新步伐,集中力量攻关抗寒、抗旱等高原特色蔬菜品种选育。同时,加快农产品数字物流业务建设,贯通生产、采收、产后预冷、仓储保鲜、冷链运输、终端配送全流程环节,构建多层次、跨区域外销网络。

以“净土青海 高原臻品”为共同区域品牌,西宁市正努力将青海冷凉蔬菜品牌在全国树得更稳,走出一条带动高原农民增收的好路子,让冷凉蔬菜真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的“高原绿金”。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