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福谷漫秋香 硕果累累好“丰”景


洋姜迎来丰收。

村民采收紫玉辣椒。

湟中区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右)和种植户在田间地头检查小葱长势。

田家寨镇梁家村贝贝南瓜迎来丰收。

田家寨镇青海诺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采收玉米。

丰收的喜悦。

西海新闻记者 郭红霞/文 祁晓军/图

金秋时节,西宁市湟中区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万亩小麦颗粒归仓,各类果蔬缀满枝头,连片的设施大棚蔚为壮观,织就一幅产业兴旺、物阜民丰的动人画卷。

九月中旬,田家寨镇梁家村的田野上,200亩菊芋花迎风盛放,与成熟待采的鲜食水果玉米、辣椒、贝贝南瓜等蔬菜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绚烂的田园图景。青海诺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梁昇先欣喜地介绍:“今年公司流转的3600亩土地中,有1100亩专门用于露地蔬菜种植。”

“我们从云南引进的鲜食水果玉米,经过几年试种推广,如今已成为本地特色。今年还新引进16个辣椒品种、4个贝贝南瓜品种,累计已有50多个新品种在这里落地生根。”梁昇先说。

与此同时,鲁沙尔镇朱家庄村的菜薹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娴熟地采摘红菜薹。这些新鲜蔬菜经过精细分拣与预冷处理,通过冷链物流发往广东市场。

湟中区龙财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钟光言介绍:“我们采用错峰种植模式,在鲁沙尔镇和西堡镇种植了1300亩白菜薹和红菜薹,从5月到10月持续向南方市场供应。”

西堡镇西堡村的小香葱种植基地同样硕果喜人。当地依托冷凉气候优势,从云南引进优质品种,通过持续育种改良,实现一年三茬的高效种植。“我们的小香葱亩产可达6000斤,80%供应青海市场,20%销往省外。”青海联穗农林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樊有金自豪地说,“如今西宁很多火锅店用的都是我们的小香葱。”

更令人惊喜的是西堡村的夏季草莓种植项目。一排排现代化大棚中,鲜红饱满的草莓掩隐在绿叶之间,散发出诱人果香。通过与南京金色庄园农产品有限公司合作,这些产自西堡镇的高原夏季草莓跨越千里走进江苏市场,让东部消费者品尝到来自青藏高原的清新甜蜜。

经济作物喜获丰收的同时,湟中区25.41万亩小麦也迎来收获高峰。无论走入哪个乡镇,村民们忙于采收、晾晒的身影处处可见,一张张笑脸写满丰收的欢愉。

自2010年起,湟中区大力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2016年以来,依托冷凉气候资源,着力发展高原冷凉蔬菜产业,培育出一批口感优良、品相出众、反季优势明显的特色农产品。如今,“圣地田园”和“高原冷凉蔬菜”两大品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湟中区农产品正以卓越品质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连日来,湟中区各地举办形式多样的丰收节庆祝活动,共庆中国农民丰收节。青海千紫缘农业科技博览园推出丰收主题文旅体验,吸引八方游客感受乡村魅力。环大美青海自行车联赛(慕容古寨站)暨2025年湟中区第八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慕容古寨分会场活动举行,既呈现了高水平的自行车竞技,也借助赛事传播效应,推广“福谷湟中”文化旅游品牌,让参与者在运动中领略湟中的生态之美与文化之韵。

在9月2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当天,湟中区将在新华联童梦乐园举办第八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庆贺农业丰收,共享美好生活,邀四海宾朋共赴一场乡土气息浓郁、趣味盎然的丰收盛宴。

从传统粮食作物到特色经济果蔬,从满足本地需求到畅销外地市场,湟中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这个丰收季,收获的不仅是累累硕果,更是产业振兴的信心与希望。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