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个强化”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李民峰 刘楠)大庆市大同区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法定职能积极参与基层社会综合治理,通过“四个强化”促推解纷资源整合,有效提升辖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自2025年5月入驻辖区综治中心以来,已现场解答群众咨询230人次,委托先行调解512件,先行调解成功率达29.2%。

强化人员配备,明确工作职责是该院多元解纷的基础。由班子成员牵头,1名青年法官、2名法官助理及1名书记员组成多元解纷团队入驻综治中心,并公示信息接受群众监督。团队健全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规范服务、一次性告知、文明接待等制度,引入诉讼辅导机制帮助群众选择最优解纷方式。同时加强与综治中心各部门衔接,为专业化法律指导做足准备。

在强化协调联动方面,该院依托综治中心调裁审衔接一站式平台,构建“调解优先、分层递进、诉讼兜底”的多元化解纷体系。针对物业、供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高频纠纷,推动实现诉前分流化解。今年以来,300余件物业和供热类纠纷在立案前被引导至行业部门调解,120余件涉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委托乡村调解组织调解,两类纠纷调解成功率均超80%,为解纷“加速”、为诉讼“减负”。

强化数字支撑让解纷更便捷高效。该院在大庆市率先建成“龙法和”云法庭,将集中指挥终端设于综治中心,为基层治理单位配备移动微终端,实现在线调度、指导、调解及开庭功能,形成“法官指导、调解员主导、网格员配合”的“三管齐下”解纷格局。通过“龙法和”微信小程序累计办理咨询375次、协助指导322次、调解53次、联系法官252次。每周五开展线上法律解答与案例讲解,并为综治干事开通服务系统权限,持续供给司法资源。

此外,该院强化裁判引领以巩固治理效能。依托司法大数据分析社会治理问题,通过司法建议、数据会商等形式,向相关行业部门提出5项关于风险排除、隐患预防及规范治理建议。同时分类整理问题,在“法答网”提问202次、报送“案例库”案例66件,推送库网资源至基层治理单位,发挥典型案例示范指引作用,助力实现从纠纷事后化解向事前预防的转变。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