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亦欧 刘康
文化传播是大国发展之基。面对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当前,在数字技术的浪潮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打破传统的书籍、绘画、雕塑等形式,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大踏步走向世界。我们要充分把握这一历史机遇,更好地利用数字技术,通过多种创新途径,进一步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数字内容的创新
数字内容创新是数字媒体视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路径。其重点在于借助多样化的数字表现形式,如文本、图像、影音、动画与游戏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数字媒体不仅为这一转化提供了技术支撑,也拓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边界与受众范围,使其更贴合现代审美与国际传播语境。同时,中华文明底蕴深厚,涵盖哲学、文学、艺术等众多领域,也为数字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例如,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中国古代神话为基础框架,结合动画技术与当代叙事方式,对“哪吒闹海”故事进行了全新演绎。影片在国内上映后引发观影热潮,并成功登陆北美、东南亚地区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多国院线,不但登顶中国影史票房首位,而且成为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冠军并位列全球影史票房第五名。可见,以数字语言重构传统故事,能够跨越文化隔阂,实现情感共鸣与价值传递。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国际传播的有效方式。通过高质量的数字内容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以更加生动鲜活的方式走向世界。
社交平台的交互
社交平台通过用户间的内容发布、反馈与再传播构建互动生态,可大大增强文化传播的参与度。在这一过程中,普通用户的评论、分享和二次创作成为推动内容广泛传播的重要力量,形成的“口碑效应”可提升文化产品的国际能见度和认可度。以数字游戏《黑神话:悟空》为例,其以《西游记》题材为创作背景,借助图像技术与玩法设计,将中国神话元素及古代建筑原型,以游戏的形式融入全球化表达。自发布以来,该游戏在Steam等平台收获众多玩家的好评。其宣传片与实机演示视频也在YouTube、Twitter等国际社交平台广泛传播,开启了全球玩家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旅。同时,玩家们自发制作的游戏解说、角色分析等产品,进一步扩展了传播维度,形成了跨文化互动社区。在这一案例中,社交平台不仅放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声量”,更使其在对话与分享中持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商业产品的输出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高质量国产游戏和动画的推出,国产IP的衍生品市场空前火热,呈爆发式增长态势。而以文创产品为代表的商业输出,正逐步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方式。这类产品将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以实用性和审美性走进国际市场,在日常消费场景中实现了文化的有效传播。例如,故宫博物院推出的“盲盒猫”系列,以紫禁城御猫为原型,融入清代服饰纹样和宫廷元素,轻松活泼的形象赢得了不同文化背景用户的喜爱;敦煌研究院与腾讯公司合作开发的“敦煌诗巾”小程序,只需通过手机就能利用千变万化的敦煌风格元素DIY自己的专属“敦煌诗巾”,不同文化背景的用户均可在体验中感悟敦煌文化内涵,并可一键下单定制实物。这些文化创意产品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成为传播东方美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媒介。借助成熟的市场机制和国际物流网络,不断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品的海外传播渠道,将会增强文化认同的主动性与持久性。
文化知识的共享
文化知识共享侧重于以开放、系统的方式向世界推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常见形式包括文旅推广视频、线上课程、数字博物馆及历史文化类自媒体等。这类传播不以直接营利为目的,而是注重知识普及与文化对话,旨在帮助国际公众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构化认知。例如,《美丽中国》系列文旅宣传片借助高清影像和多语种解说,在海外主流视频平台获得广泛传播;部分专注于中国历史讲解的英文自媒体账号,则通过叙事式短视频解析其中的思想、文学和艺术成就,吸引了大量海外年轻人关注。线上教育平台也是文化知识共享的重要渠道。例如,东北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开设的“中国文化英语讲”课程,通过“主题式教学+沉浸式体验”的教学模式,系统讲述了书法艺术、儒家哲学、园林美学等专题,形成了“知识传播—观点交流—文化认同”的闭环。文化知识的共享依托数字平台的低门槛和广覆盖,可推动国际受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浅层符号”认知走向“深度理解”,助力国际受众超越表面认知、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价值体系,进而塑造更加真实、全面的中国形象。
数字内容创新、社交互动传播、商业产品输出与文化知识共享四者互为补充,共同拓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深度与广度。创新内容引发兴趣,社交机制扩大影响,产品输出强化连接,知识传播深化理解——整合多元路径、提升传播效能,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必然选择。未来,要进一步把握传播规律、完善传播机制,充分发挥数字媒体作用,深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持续创新国际化传播路径,更好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作者单位:温州商学院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