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狐坡村创新议事协商机制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


  本报讯 (记者 程红兰)今年以来,新区咸丰路街道野狐坡村探索建立“一条主线、两大平台、三会协商、四促同进”的“1234”议事协商工作机制,通过民主议事“小切口”,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走出了一条集民智、惠民生、促和谐的乡村善治之路。

  坚持党建引领“一条主线”,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立以村党总支为主体,村“两委”代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村民小组长代表、党员代表、老干部代表为成员的村民议事委员会,根据议题实际需要,邀请相关利益方代表,形成“1+5+X”多方参与的议事协商体系,凝聚各方智慧,确保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搭建线上线下“两大平台”,线下打造“一站一室一事”议事服务平台,野狐坡村议事站集中受理村民反映的各类诉求,确保“事有处说、难有人帮”;野狐坡村议事室专注解决群众身边的揪心事、烦心事,推动实现议事常态化。线上建立“有话直说”微信群等平台,广泛邀请在外工作、关心家乡发展的村民参与“云端”议事,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

  健全“三会协商”机制,根据议题内容、涉及范围和重要程度,采取灵活议事方式,让议事更精准、治理更高效。“广场会”针对关乎全村集体利益的重要事项,由村党总支书记和相关负责人召集,在文体广场等场所,面向村民公开问事、说事、议事,广泛汇聚民智,共绘发展蓝图。“凉亭会”针对涉及面较小的具体问题,充分利用议事亭等场所,由村“两委”委员召集利益相关方代表,面对面讲清政策法规,高效解决“微实事”。“庭院会”针对邻里纠纷等小问题,由村干部和相关代表主持,在庭院、田间等,以拉家常的方式倾听心声、化解心结。

  聚焦“四促同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聚焦特色种植、乡村旅游等重点产业,通过30余场议事会厘清发展思路,完成多项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促产业转型。召开议事会20余场,共谋环境整治良策,开展“厕所革命”、垃圾治理等行动,清理“三堆六乱”,新建户厕220座、垃圾屋12个,促整治提升。依托村史馆、道德讲堂等阵地,开展“文明家庭”评选、乡风规范评议等活动,促移风易俗。坚持“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组织开展“有理直说”等议事活动10余场,促纠纷化解,维护乡村和谐稳定。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