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新边塞诗创作成果丰硕
今年以来,市作家协会以笔墨为犁,在边塞文学沃土上深耕不辍,结出累累硕果。
名刊名家指导 提升创作水平
市作协积极搭建学习平台,助力本土作家成长。今年9月举办了《飞天》·名刊名家(酒泉)改稿会暨文学骨干研修班,邀请了《小说选刊》《诗选刊》《雨花》等国内知名刊物的主编和编辑面对面指导学员,50多名学员参加了改稿会,以实际行动助推基层作者的文学创作,这种“名家引路、骨干成长、作品发光”的模式,为当地作家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通过与名刊名家面对面交流切磋,本地文学骨干获得了专业指导,突破了创作瓶颈。
深耕边塞诗词 传承文化基因
市作协紧紧围绕“边塞诗词之乡创建行动”系统性开展边塞诗歌收集、整理和创作工作。已编辑出版《塞上明珠醉美肃州——酒泉肃州边塞诗词300首》《酒泉边塞诗会诗歌集》等多部作品,收集边塞诗2000多首。创作各类边塞题材作品1096篇(首),其中《北方作家》杂志2021年至今发表了263名作者的954首边塞诗词。有49名作者的70个边塞诗词视频作品通过“如意甘肃 诗意酒泉”专栏推向大众。
注重作品输出 创作成果丰硕
市作协组织会员创作各类边塞题材作品1096篇(首),《北方作家》杂志设立的“新边塞诗”专栏已发表263名作者954首诗歌。创作了肃州赋、敦煌赋、金塔赋等14篇赋文,其中8篇被推荐入选省政府文史馆。《月下独酌》《祁连玉》两部舞蹈情景剧剧本,正在联系投资商排演,为边塞文学赋予了新的表现形式。至目前,组织作家参与创作的70万字《玉酒泉》已经出版,完成了30万字的《丝路百城传·酒泉传》初稿和25万字的《唐边塞“诗画长廊”》初稿。出版了《丝路百城传·敦煌传》《我欠敦煌一首诗》等作品。杜 艳
责任编辑:顾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