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DDR4涨价了,DDR5、NAND Flash也涨价了。
更多存储产品涨价了。
“DDR4官方定价相比年初翻了1倍以上,由于市场供应有限,市面上有些产品的价格又翻了5倍以上。” 一名国内模组厂的市场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DRAM是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与NAND Flash同属目前最主要的存储颗粒。DRAM中的DDR4、DDR5是第四、第五代双倍数据速率SDRAM,用于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内存颗粒则被称为LPDDR4X和LPDDR5X。
由于原厂决定停产,DDR4、LPDDR4 5月就涨过价,近期开启了新一轮上涨。DDR5和NAND Flash则是近期开始涨价。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显示,本周周一至周四,DDR5 16G(4800/5600)现货每天都在涨价,该产品月初的平均价6.02美元,9月25日涨至7.349美元。闪存市场数据则显示,NAND Flash晶圆价格9月初开始普遍上涨,至9月22日,512GB TLC NAND价格本月累计涨幅近10%。
随着更多存储产品涨价,受影响的终端产品也越来越多。DDR4、LPDDR4X、DDR5、LPDDR5X被手机、电脑、服务器等产品用作内存介质,NAND Flash则被用于制作SSD(固态硬盘),越来越多搭载于数据中心服务器。这些存储产品涨价背后,都与AI需求增长下,存储原厂的生产策略和价格策略调整有关。
市场需求逆势上扬
DRAM产品中,DDR4和LPDDR4X最早开始涨价。群智咨询表示,由于原厂产能倾向于向HBM(高带宽内存)、DDR5等高利润产品转移,希望优先将产能分配给高附加值产品等原因,头部存储厂商已给出LPDDR4X停产时间点,其中美光和SK海力士将于今年年底停止接收新订单,市场预期三星将在2026年逐步停产,国内厂商产能也向LPDDR5X倾斜。
“尽管LPDDR4X逐步减产,市场需求却逆势上扬。今年第三季度LPDDR4X合约价涨幅高达24%~36%。”群智咨询称。闪存市场表示,因部分原厂暂停报价,并传出将大幅上调价格的消息,高位横盘一个多月的LPDDR4X近期再次迎来上涨行情,预计DDR4、LPDDR4X价格上涨将延续至今年年底。
DDR4、LPDDR4X停产背后,DRAM存储厂商应对新兴的AI市场,开始加快制程转换,并倾向于发展下一代的DDR5及HBM。其中,HBM已是不少高性能AI芯片的必需。DDR4、LPDDR4X则成为弃子。
近期DDR5和NAND Flash涨价同样与AI基础设施建设热潮有关。OpenAI本周宣布将在美国新建5个AI数据中心,预计未来3年总投资超4000亿美元,显示AI发展仍需大量AI基础设施。
TrendForce集邦咨询表示,云服务厂商积极建设基础设施,DDR5需求增强,美国云服务厂商为确保获得足量供应,计划提前于今年第四季度为明年的建设开始采购。然而,由于原厂规划明年上半年优先向HBM4提供产能等原因,DDR5供给还是存在变数。同时,由于原厂积极将产能转移至服务器用的DDR5,PC用的DDR5供应规模也受限。
无法同时满足市场对各种DRAM产品的需求,本质上与存储原厂的产能紧张有关。近日存储原厂美光的业绩交流会上,该公司CFO Mark Murphy表示,要增加新的洁净室空间既耗时又昂贵,HBM对硅片的需求较高也加剧了产能紧张。
供应紧张情况下,机构预测今年第四季度多类DRAM产品将继续涨价。
TrendForce集邦咨询表示,面向消费者的DDR4第三季度价格接近翻倍。终端品牌厂商为了防止供应断裂,加强了智能手机LPDDR4X备货,导致供需失衡,预计第四季度LPDDR4X价格将上涨10%以上。第四季度DDR5价格预计也将维持上涨,包括用于PC的DRAM产品将涨价,LPDDR5X价格也将维持上扬走势。第四季度,除HBM外的一般型DRAM预计价格环比上涨8%~13%。
数据中心存储方案转换
NAND Flash也加入涨价队列。
自本月初闪迪打响NAND Flash涨价第一枪,市场研究机构认为NAND Flash涨价已成主旋律。闪存市场表示,预计其他存储原厂也将跟进涨价,引起NAND Flash价格普涨。这次涨价主要影响企业级和手机市场。
NAND Flash此次涨价与AI需求增长相关,其背后,HDD(机械硬盘)短缺起到助推作用。在数据中心,主流的存储方案还是HDD,数据被存储在磁碟中。由NAND Flash制成的SSD价格比HDD贵,但在AI应用场景中有省电、高效、营运成本更低的优势。随着近期HDD短缺,数据中心存储方案加速从HDD向SSD转换。
“上月以来,北美市场面向数据中心的HDD供应紧缺,部分北美客户将采购需求转向企业级SSD存储,服务器NAND市场需求明显增加。海外原厂将更多服务器NAND Flash优先供应给对涨价接受度更高的北美客户,因此国内供应受到挤压。”闪存市场解释NAND Flash涨价时称。
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敖国锋告诉记者,数据中心HDD供应商主要是希捷和西部数据,供应短缺的原因是这两家厂商都没有增加产能的计划,在AI需求大增的情况下,HDD交期在一年以上,导致供不应求。
敖国锋向记者表示,去年欧美国家很多AI服务器开始使用30T、60T容量的SSD了,其中主力容量是30T,今年的主力容量则变成60T~120T。预计今年服务器存储方案中,固态硬盘占比将达到9%~10%,2028年AI服务器的固态硬盘需求占比将达到20%。
存储原厂美光CEO Sanjay Mehrotra在近日的业绩交流会上也表示,在数据中心,AI服务器需求增长推高了对高容量SSD的需求,预计HDD供应短缺将改善NAND的需求。
“AI促使大容量存储产品需求增长,HDD和SSD后续价格都会上涨。”敖国锋告诉记者。
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测,以北美大厂为主的云服务厂商加强AI投资,将带动第三季度企业级SSD需求显著成长,市场供应吃紧将支撑价格上涨,第三季度企业级SSD涨幅有望达到10%,第三季度NAND Flash平均合约价则预计增长5%~10%。闪存市场预计,第四季度国内服务器NAND Flash价格还将继续上涨。
“只能接受涨价”
AI拉动存储产品需求增长、价格上行,利好存储厂商。美光于北京时间9月24日交出一份超出市场预期的财报。在截至8月28日的2025财年第四季度,美光营收113.2亿美元,同比增长46%。2025财年全年,美光营收达到373.78亿美元,同比增长近50%。
9月2日至9月25日,美光股价累计上涨了31.78%。A股多家存储厂商股价也有所上涨,9月1日至9月26日,股价累计上涨47.71%,股价累计上涨27.87%,累计上涨82.68%。
不过,对手机等终端电子产品厂商而言,存储产品价格上涨,则成为一笔需要消化的成本。8月,小米集团发布第二季度财报,小米智能手机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2.1%下降至该季度的11.5%。财报电话会上,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毛利率下降原因包括存储器等元器件涨价。
随着DDR4、LPDDR4X继续涨价,以及DDR5、LPDDR5X、NAND Flash也进入涨价通道,手机、电脑等多类使用这些存储产品的电子产品厂商后续或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
智能手机产品中,中低端产品对LPDDR4X的依赖度相对比较高。不过,上述国内模组厂市场负责人告诉记者,DDR4、LPDDR4X涨价几乎对全系产品都有影响,终端厂商不得不接受这些影响,“手机中高端线都有用到LPDDR4X的,只不过容量和配置不一样,有的是2G,有的是4G、8G。”
虽然一些DDR4、LPDDR4X的价格已超过DDR5、LPDDR5X形成倒挂,但该市场负责人告诉记者,DDR5、LPDDR5X整体价格还是较高,终端厂商还没办法完全切换至DDR5、LPDDR5X。此外,存储规格切换无法一蹴而就,例如主芯片、电路板等都要适配。目前一些旗舰手机的存储方案还是采用LPDDR4X,手机厂商从LPDDR4X到LPDDR5X的转换进程如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高端化进程。
国内的存储模组厂也还没为存储规格转换做好准备。该市场负责人告诉记者,从供应端看,目前DDR5、LPDDR5X产品的供应商主要是大的存储原厂,如三星、美光、SK海力士,国内存储模组厂的主力产品还是DDR4、LPDDR4X。他认为,应对DDR4、LPDDR4X停产,手机厂商还是需要做好储备,存储涨价影响毛利率或难完全避免。
另有存储模组厂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应对DDR4、LPDDR4X涨价,有一些终端厂商切换了供应商,与还没停产的DDR4厂商合作,但这些厂商的供应链比不上几家大原厂。还有一些终端厂商选择切换到DDR5,另一些定位低端的产品无法切换到DDR5,只能想办法切到DDR3。然而,DDR3也无法支撑所有需求。整体来看,还是有一些用到DDR4、LPDDR4X的产品无法切换,或切换周期比较长,终端厂商只能接受涨价。
手机厂商已在做准备。针对供应链原材料的价格波动,真我GT系列、Neo系列产品线负责人谭睿韬对记者表示,今年存在部分原材料价格往上走的趋势,但整体属于可控。
“确实中低端内存(价格)上涨对今年整个大盘中低端产品价格波动会有一定影响。另外,电池这些原材料(价格)也上涨比较快。”谭睿韬表示,目前针对这两部分上涨,公司早前做好了应对,比如增大库存以及导入更多中低端内存供应商,以保持整体价格平稳。
“内存这块,我们在上半年以前已经把更多供应商圈进来,对供应进行布局,因为确实有一些供应产能的问题。另外,在中低端内存部分,我们把整个上半年的通路拉大,提前备货更多的内存去应对后面的高价内存使用等,以便使整个成本周期能更平稳地度过。”谭睿韬对记者说。
谭睿韬指出,公司已经在规划向DDR5逐步转换,但这还需要与处理器适配迭代,真我会根据每个产品系列的选型去逐步转化。
就终端厂商的应对策略,群智咨询表示,受限于部分入门级5G/4G SoC(系统级芯片)仅支持LPDDR4X,终端厂商在应对LPDDR4X价格攀升时,除拓宽供应渠道外,还采取了降规策略(如6GB降为4GB),导致低容量产品供应持续收紧。
群智咨询表示,终端厂商已在加速策略调整:一方面优先布局支持245ball(采用245-ball FBGA封装)LPDDR5X的平台,如联发科D7系列与高通骁龙7系列;另一方面,部分国产中端机型开始尝试导入245ball LPDDR5X,通过导入LPDDR5X提升性能。目前国内终端厂商已全面启动验证导入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