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董广硕)近日,省工信厅完成了上半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认定与复核工作,成功培育出350户新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新认定企业111户,复核通过企业239户。这批企业在创新投入、产业契合度和区域集聚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为龙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新动能。
从地域分布来看,哈尔滨、大庆、绥化三市成为本次培育工作的核心主阵地。其中,省会哈尔滨市凭借其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完善的产业生态,以166户的数量遥遥领先,占全省总数的47.4%;大庆市依托其在能源领域的传统优势,培育出47户企业;绥化市也有32户企业成功入选。三市合计培育企业245户,占全省总数的70%,充分彰显了区域产业发展的强大集聚效应。
这批新培育的专精特新企业,在“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各维度均呈现出鲜明的优势特征。在专业化方面,企业深耕细分市场的年限普遍较长,平均达15.5年。其中,5年以上的有324户,10年以上的249户,20年以上的101户,更有6户企业的经营历史超过50年。同时,68户企业积极参与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共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387项,体现了在行业内的领先话语权。
在精细化运营方面,企业的经营能力同样亮眼。2024年,这350户企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5.7亿元,户均1.27亿元;实现净利润27.2亿元,户均777万元。资产总额达到799.4亿元,户均2.28亿元,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至51.7%,经营状况持续向好。数字化转型也成效显著,截至7月底,数字化水平达到二级以上的企业有254户,占已开展数字化转型企业的72.6%。
特色化发展上,这批企业高度契合黑龙江省“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335户企业(占比95.7%)符合体系发展方向,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企业占比高达80.9%。具体来看,高端装备企业81户、食品企业62户、新材料企业33户,三大领域企业合计176户,占比50.3%,成为支撑全省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
创新能力更是这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企业累计授权专利总数达8044件,户均23件,较创新型企业多出11件。2024年,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共计24.7亿元,户均70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5.4%,较去年同期提升0.5个百分点。研发人员总数7362人,占员工总数的22.2%,并建立各类研发机构517个,其中国家级7个、省级132个,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
近年来,黑龙江省通过强化顶层设计谋划、构建梯度培育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创新制定奖补政策等一系列举措,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下一步,黑龙江省将继续聚焦扩大培育规模、深化产业链协同、优化服务机制,推动更多中小企业走上“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为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