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芦塘村潭湾组村民易平安和于锡贵是处了几十年的好邻居,最近却闹了个不愉快。今年夏天,易平安家的一棵大樟树因白蚁啃噬和干旱而枯死,随时可能倒塌。

  这可急坏了于锡贵:“这棵树得砍掉。万一刮风下雨,砸中了我的房子不得了。”

  易平安也很无奈:“一边挨着电线,一边挨着你房子,砍树太危险!我一把年纪了,无能为力啊。能不能等我崽女回来再砍?”

  两人不欢而散。

  邻长于晓上户走访,于锡贵赶紧道出了自己的委屈。问题反映到村里,村干部协调镇上的泰平救援队,安排吊车和升降机,将枯树分段一节节处理,消除了安全隐患。

  水山村邻长孙兴国是村里出了名的“热心肠”,调解夫妻吵架,处理家务琐事,样样都离不开他。邻里之间发生争执,有了矛盾,大家都喜欢找“孙嗲”聊一聊。

  “有‘孙嗲’,矛盾就有了说理评理的地方。”村民孙伯树、孙文英异口同声。他们两家因土地和建房问题一直闹矛盾。“孙嗲”了解情况后,咨询相关部门,摆事实、讲道理,及时消除双方误会。最后,双方按照均分和置换的原则解决了土地争议问题。

  近年来,永安镇坚持党建引领,将“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与党员承诺践诺、片组邻“三长制”等工作有机融合,持续创优“睦邻党建”品牌。于晓、孙兴国等1377名村民代表、党员化身“邻长”,切实解决邻里“急难愁盼”的问题。

  “三长制”工作如何走深走实?永安镇结合“乡村治理直通车”精准把握群众诉求,每周一镇村干部、邻长下户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防溺水、森林防火等重点工作。

  作为督正村有着54年党龄的老党员、邻长伍编长在退休的25年时间里与爱人张孝昭亲手绘制了170余张大型板报,手写内容超60万字。他还将自家宅院改造为农家书屋,藏书超千册。

  “群众需求无小事。”除了开展青少年红色教育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伍编长对村里家长里短的事情也很上心。“只有及时化解矛盾纠纷,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和谐稳定。”伍编长说。

  从老百姓找上门到党员干部走进门,变“被动处理”为“主动服务”,截至目前,永安镇镇村干部联动“三长”开展集中走访267期,收集办理群众诉求2400余件。

  永安镇还创新成立综合信息指挥调度室,将收集的问题诉求统一分析研判、派单交办,实现闭环管理,形成“诉求有人听、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办”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作为全国百强镇,永安常住人口超10万人,流动人口多、治理压力大。”永安镇党委书记周建国说,“联系到位了,诉求才明了。服务到位了,基层治理才能越治越通。”

(本报记者 禹爱华 龙军)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