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平台沃土 推动“研发优势”转为“产业胜势”


(来源:新华日报)

无菌间里海洋微藻种子正在扩大培养、分析室里各类原材料的营养成分正在精准测量、产品研发实验室里南极磷虾有益成分正在进行逐级提取和配方优化,走进江苏海洋生物资源创新中心,科研人员正在紧张地开展海洋食品的试制开发工作。介绍起自研的南极磷虾脆片、海藻营养代餐奶昔等产品,江苏海洋生物资源创新中心负责人马广源难掩喜悦,这是团队以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方向为突破口、持续发力的重要成果。

作为江苏唯一的省属国有涉海企业——江苏省沿海开发集团的科研平台,江苏海洋生物资源创新中心始终秉承“向海图强”的使命,近年来积极策应《江苏省海洋产业发展行动方案》,通过精准配置资源、强化科研管理、推动研产贯通等有力举措,逐步构建了科研创新与应用转化协同并进的生态体系,成长为集团布局海洋产业的技术赋能平台和江苏海洋经济重要的科创孵化平台。

夯基固本,打造科研创新“硬支撑”。高标准建成1700平方米自有综合研发实验室,配备科研仪器设备300余件/套。累计研发投入近4000万元,开展科研项目16项,其中省级项目3项,申请发明专利36项,申请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各1项,2项技术成果经评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功获批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和南京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今年力争打造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引育并举,构筑人才集聚“强磁场”。聚焦重点领域,分批引进11位专职研发人员,其中博士6名、省333人才1名,覆盖生物、化学、材料、食品工程、具有江苏特色的海洋鱼种繁育和新一代养殖技术等学科专业。推行“导师带徒+项目历练”模式,在实战中不断提升核心能力,打造了一支专业齐全、能打硬仗的科技创新团队。坚持价值贡献导向,完善向科研人员倾斜的薪酬绩效管理体系,建立重大科研任务奖励机制,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

融通赋能,推动成果迈向“生产线”。坚持需求导向,联合省海洋所突破银鲳鱼规模化繁养技术难题,在省内首次实现银鲳鱼全人工批量化繁育,填补了江苏特色“一条鱼”驯养产业空白。与正大集团、宁波大学合作并自主实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验,为海洋渔业板块破局提供了技术支撑。自主研发南极磷虾脆片、微藻代餐奶昔等儿童营养、运动健康海洋食品,创设“海奇趣”品牌,在探索科研成果转化、打通产业孵化“最后一公里”道路上迈出坚实而关键的一步。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江苏海洋生物资源创新中心将持续发挥省级科研平台的策源地作用,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加速构建畅通科技成果向产业高效转化渠道,为奋力培育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贡献“沿海智慧”。 苏海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