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纽约时报》9月26日文章,原题:特朗普着力限制外籍劳工,而中国积极招揽人才就在特朗普总统大幅提高美国企业引进外籍技术人才的成本之际,中国正推出一项欢迎外籍人才的计划。10月1日起,中国将推出新签证,目的是方便顶尖大学的理工专业毕业生到中国学习或经商。
当前,中国正与美国面临技术和地缘政治的竞争,而这项新签证类别是中国吸引顶尖科学人才的更广泛举措的一部分。就在中国宣布签证政策数周后,特朗普政府便对技术工人的H-1B签证征收每年10万美元费用。
美国政府抨击高校、削减联邦科研经费并质疑科学权威之际,中国却在研发领域投入巨资。中国已成功吸引部分在美顶尖科学家赴华任职。
中国推出的K字签证将对人才争夺战产生何种影响,目前不得而知。北京尚未公布该计划的具体细则,包括适用对象范围及是否允许持证人从事正式就业。长期以来,拥有特殊专长的外国人可以通过其他类型签证入境中国,可外国人永久移民中国仍面临诸多障碍。然而,仅凭上述这一姿态,就可能有助于中国塑造更开放的形象,美国则似乎正走向自我封闭。
华盛顿咨询公司亚洲集团专注科技政策的合伙人乔治·陈说:“硅谷正日益掉入‘美国优先’文化。”他认为,当担忧在美国不再受欢迎的外国科技工作者“看到(中国的)K字签证消息时,他们可能会想:至少我还有另一条出路”。
传统上,中国科技企业和高校主要招募本土人才。这部分源于中国近年来大力发展理工科教育,加之人口庞大,使其成为全球理工毕业生最多的国家。但在半导体和生物技术等关键领域,中国仍落后于美国,因此急需引进外国人才以缩小差距。但外国人士赴华工作或经商同样面临繁琐的签证申请流程,有时还需获得高层次人才认证。近年来中国政府持续优化相关政策,为科研人员提供丰厚激励方案并承诺简化审批流程。新型K字签证提供了更长的停留期限、多次往返入境的便利,且无需企业邀请函。
深圳科技公司猎头安格斯·陈表示,新签证对缺乏资源申请传统就业签证的初创企业,或在中国求职的外国留学生尤为有益,“以后留在中国求职将变得容易很多”。中国科技巨头也能更便捷地临时引进外国顾问。
亚洲集团的陈先生表示,新型签证可让对中国科技界感兴趣的人士试水,“许多人渴望来华发展,但有顾虑。随着中国科技企业日益壮大且资金充裕,这种兴趣只会日益增强”。 中国吸引大批海外人才仍面临一些障碍。语言障碍、政治文化差异,以及永久居留途径有限等问题依然存在。斯坦福大学科技分析师、研究员王丹(音)说:“中国长期重视引进外国专业人才,但采取的是有选择性且符合自身条件的引进策略。”
尽管中国官媒将K字签证宣传为开放的象征,但中国一再强调自主,以应对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有敌意的外国威胁。亚洲集团的陈先生说:“K字签证推出是为引进外国专家。需要这些专家来推进中国自身议程,而核心目标终究是实现自主。”(作者Vivian Wang,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