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刘玉洁)昨天,北京市人防综合训练基地内旌旗猎猎、呐喊阵阵。第三届北京市全民国防知识技能大赛初赛在此进行,全市16区和在京38所高校组成的5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最终西城区代表队、北京科技大学代表队等12支队伍脱颖而出,拿到晋级决赛的入场券。
本届大赛以“弘扬抗战精神、共筑国防长城”为主题,设置社会组和高校组两个组别,各组综合分前六的参赛队进入决赛。比赛由知识竞赛和技能竞赛两部分组成,成绩各占50%。
技能竞赛现场硝烟味十足。参赛选手需完成钻越管道、穿越战壕、翻越坡度墙、战场救护、夺控要点五个科目。今年还首次设置“抗战场景再现”,通过模拟战壕突进、手榴弹投掷等环节致敬先烈。伴随裁判一声令下,队员们匍匐钻入狭窄管道,合力翻越陡峭坡墙,迅速完成包扎,投弹动作干脆利落。场边观众席不时响起掌声和加油声,交织在赛场上空。
在社会组比赛中,西城区代表队勇夺第一。作为队伍中的“老将”,已连续三届参赛的时富强说:“这届比赛比以往更考验团队配合,比如新增的钻管道项目,我们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分工,力求效率最大化。”
时富强表示,备赛时间十分紧张,队员们几乎每天都顶着烈日训练。投掷模拟木柄手榴弹是最具挑战性的环节,常常一练就是半天,胳膊酸麻到第二天抬不起来。医疗救护则要求两名队员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包扎,他们不断琢磨动作的速度和衔接。这支队伍由来自国动办、市场监管、城管、消防等多个部门的退役军人组成,虽然平日并不熟悉,但很快就在高强度训练中磨合出默契,拧成一股绳。
知识竞赛环节同样激烈。必答题与抢答题涵盖国防历史、国防理论常识、国防法律法规、抗战历史及新时代国防建设成就等内容。今年的题目更突出抗战史和今年九三阅兵所展现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题目设置既回顾了人民军队从抗战烽火中走来的光辉历程,又突出了新时代强军兴军的历史性成就。
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史晨予今年第二次参赛。曾服役于陆军某防空旅的她,今年还参加了九三阅兵。此次成功进入决赛,她激动地表示:“今年题目变化很大,备赛时间又紧,带着上届差一名晋级的不甘,这次我们更是铆足了劲。”
“作为退役军人,我更觉得有责任把国防知识传递给更多同学。”中央民族大学国旗护卫队队长张扬说。
一天的比拼中,年轻学子沉着答题、奋力冲刺,汗水与呐喊相伴。最终,北京科技大学凭借出色的团队协作和扎实的知识功底拔得高校组头筹。一位参赛者感慨:“这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堂深刻的国防教育课。”
本次大赛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国防动员办公室、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卫戍区政治工作部共同举办。随着比赛推进,国防教育的热情在全市持续升腾,激励着每一位参与者将爱国之心化为强国有我的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