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偏的日本住宿税


(来源:安庆新闻网)

转自:安庆新闻网

  统计显示,2024年,日本旅游市场表现优异,全年入境外国游客近3700万人次,旅游消费超8.1万亿日元。根据计划,日本希望到2030年吸引外国游客6000万人次,消费金额达到15万亿日元。可以说,在少子老龄化导致国内市场收缩的背景下,观光业已成为日本难得的增长引擎。

  然而,超级繁荣的旅游业也是一把“双刃剑”。游客的大规模涌入在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也让城市承受沉重负担,交通拥挤、房价上涨、环境破坏……在神奈川、静冈、京都、大阪等旅游胜地,这些问题尤为突出,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为缓解过度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日本多个地方政府纷纷引入“住宿税”,试图通过征收小额税款来弥补观光业给公共服务造成的缺口。

  住宿税,即顾客入住酒店或民宿时需额外缴纳的费用,多数地区为每人每晚200日元,部分高档区域甚至高达1000日元。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旅客涌入日本,住宿税正成为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应对游客潮的“标配”。日本媒体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日本已有42个地方政府开始或计划征收住宿税,超90个地方政府正考虑开征住宿税。截至今年7月底,已经有35个地方政府的征税计划获批,其中12个已开始征收,还有23个计划最晚于2026年开征,至少7个地方政府已完成对征税条例的制定。

  此外,还有部分已经开征住宿税的地区计划调整征收力度。

  以大阪府为例。大阪府自2017年开征住宿税,并于不久前宣布进行首次调整,将征收覆盖面从“每晚7000日元以上的住宿”下调至“每晚5000日元以上的住宿”,税额在200日元至500日元之间。仅此一项调整,预计可为大阪政府额外带来数十亿日元的税收。大阪府称,这些收入将主要用于多语种服务、国际推广以及可持续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

  京都是受过度旅游影响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2024年,到访京都的外国游客数量比上年增长53%,达到1088万人次。清水寺、伏见稻荷等名胜常年人山人海,周边公共交通人满为患,加上大包小包的行李,更加拥挤不堪。当地居民纷纷抱怨生活空间被侵占,甚至连回家的公交车都挤不上去。为解决这一问题,京都市计划从2026年3月起大幅上调住宿税,最高税额为每人每晚1万日元。估计此举将为京都市增加约130亿日元的收入,用于修建基础设施、疏解车站交通、维护市容市貌等。

  不过,对于住宿税是否真能缓解游客太多带来的问题,各界却有不同看法。多位专家直言,靠收税来解决过度旅游问题,思路跑偏了。

  首先,日本地域面积狭小,这意味着整个日本旅游市场的承载能力本身就是有限的。所以,在解决结构性问题之前,先要做的是总量控制,比如为单位时间入境游客数量设立上限等。

  其次,日本旅游资源分布不均,东京都市圈以及京都、大阪等文化旅游名城的游客密度极高,但很多同样具有特色的地区却因缺乏国际知名度而鲜见外国面孔。因此,更靠谱的思路是开拓更多小众特色旅游线路,把游客分流至全国更多地区。

  最后,才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由于旅游基础设施与城市基础设施重合度极高,因而必须根据游客密度综合测算基础设施需求,提升城市基础服务的供应能力,优化基础设施的布局结构。这意味着,各旅游目的地政府需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而后形成一整套执行方案:不是说不能征收住宿税,而是要让住宿税收得有理有据,而且还要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仅仅大而化之地宣称,将征收来的税款用于“建设旅游设施”或“提升地区魅力”,实在不够严谨。

  另有专家担忧,住宿税会进一步助长政府“收钱了事”的执政思路,这不仅不利于日本政府提升治理水平,也不利于日本塑造旅游大国的国际形象。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出国税”。日本现行的出国税正式称谓是“国际观光旅客税”,自2019年1月7日起实施。不过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作为“旅客税”,它不仅对外国游客收取,还对日本公民收取,只要是乘飞机或客船出境的人,每人每次均会被征收1000日元。2024年度,该笔税收达到524.8亿日元,创下历史新高。有日本媒体透露,目前政府内部正在讨论将其上调至3000日元,但讨论“并未触及交通拥堵、居民困扰和旅游体验下降等问题”。

  细品之下可以发现,出国税与住宿税的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但却散发着类似的味道——拍脑袋,收银子,至于施政效果?天知道!

  业界人士提醒,鉴于目前日本住宿税的普及趋势仍在继续,不能排除最终形成全国性制度的可能性。倘若真到了这一天,住宿税恐将变成日本旅游业的顽疾,再难根除。

  思路跑偏不可怕,怕的是缺乏纠错机制,越跑越偏。现在,是时候重新思考一下住宿税问题了。□ 陈益彤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