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价值 “贷”动创新


□王玉虎 本报记者 李培晞

  自江西省启动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以来,江西省市场监管系统持续完善政策体系、搭建转化平台、健全转化机制,通过政策引导与服务下沉双向发力,打通专利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关键堵点,有效推进产业链知识产权高效转化和协同运用,为江西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专利转化运用效能显著增强。为完善政策体系,江西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7部门,制定印发《关于加快构建专利转化运用长效机制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通知》,提出18项具体措施,充分发挥专利转化运用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桥梁作用。

  在政策指导下,江西省市场监管系统全力推动该省103所高校存量专利100%盘点入库,组织1.37万家企业通过盘活系统开展订阅评价,精准获取专利技术。截至2025年6月底,江西省高校院所存量有效专利登记入库达14218件,系统登记的累计转化专利1694件。此外,江西省高校院所专利转化对接会展示了150余件高校院所专利成果,发布120余件企业专利技术需求。

  针对专利转化运用工作,江西省市场监管局聚焦“1269”重点产业链,举办“赣鄱专利转化对接‘一地一链’”活动。九江市成功举办长江经济带跨区域专利转化对接活动暨首届长江经济带高价值专利转化运用大赛颁奖活动;景德镇市在该省率先实施专利“先使用后付费”模式降低企业使用门槛;上饶市支持相关能源企业运用电池及光伏组件专利,使产品效率不断突破电池效率世界纪录,并推广其作为行业首个实现量产专利产品产线布局,在行业中率先建立了从硅片、电池片到组件生产的“垂直一体化”产能。

  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转型走在前。在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方面,江西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省版权局、省金融监管局等7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江西知识产权金融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方案》,构建全流程服务体系。此外,该局联合省金融监管局、省证监局等5部门,在南昌市、赣州市开展江西省第一批知识产权金融综合试验区试点建设。2025年1—6月,该省专利质押金额65.42亿元,同比增长23.6%。

  为了让“知产”切实转化为驱动产业升级与县域经济发展的“资产”,南昌市、赣州市等地还围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推广多项符合区域特色的创新做法。其中,南昌市发行全国首单“银行保函”增信的知识产权证券化ABN(资产支持票据),定向扶持南昌市16家科技型企业。赣州市打造“赣知贷”金融服务品牌,推动银行施行内部知识产权评估机制,商业银行对单笔1000万元以下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实施内部评估或银企协商定价。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