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搬离传闻:纯属无中生有,上海仍是第二总部


的这次团队调整并非公司“撤离”上海,上海作为其第二总部定位从未改变。

近日,有消息称,平安人寿总公司原在上海办公的员工将南迁深圳。平安人寿表示,出于《公司法》等监管要求,公司注册地需与办公场所一致,部分在上海办公的员工需回迁至深圳总部集中办公,公司将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该消息一出,引发了市场上一些关于中国平安要搬离上海的讨论。

据第一财经记者从中国平安内部知情人士获知,这样的结论完全是无中生有。这次涉及搬迁的是注册总部位于深圳的中国平安集团下属公司,其中平安人寿总公司注册地深圳,有部分原本在上海办公的总公司员工需要回迁深圳。相反注册总部位于上海的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平安养老险公司、平安健康险公司、平安国际租赁公司及中国平安集团下属医疗科技、后援运营中心等均保持不变。平安人寿在回应中明确表示,此次调整是根据《保险法》《公司法》及《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等相关监管规定而不得不做的一些业务职场调整。

也就是说,中国平安的这次团队调整并非公司“撤离”上海,而是根据监管要求在治理架构上所做的一次调整。

中国平安并非搬离上海,仅是部分架构调整

随着金融监管趋严,新修订的《公司法》以及相关监管规定要求金融企业必须做到"注册地与办公地一致",这是对法人治理结构和风险防控的一种强化。

平安人寿的注册地在深圳,但部分业务团队则设在上海。此次合规调整,意味着它必须在制度层面统一注册地和办公地。

而治理架构的调整,并不会改变中国平安在上海的深度布局。据记者了解,上海作为中国平安集团的第二总部定位从未改变。上海承担着该集团资产管理中心、后援服务和科技中心以及医疗养老服务旗舰的重要职能。

接近中国平安的人士表示,上海是中国平安的核心枢纽之一,尤其在资产管理和资金运用方面意义重大。作为国内最大的保险资管公司之一,平安资管总部设在上海,管理资产规模超过5.8万亿元,在养老金、固定收益、股权投资等领域均保持领先。平安产险、寿险、养老险、健康险四大保险公司的投资管理职能也集中在上海,形成了统一的资金运用和配置平台,堪称集团的“资金中枢”。

中国平安的后援服务中心和科技后援中心也同样设立在上海。2006年,中国平安在张江建立国内首个综合金融后援中心,将全国3000多家分支机构的后台作业集中,开创了“金融工厂”模式。如今演进为平安金服,总部设在上海张江,成为中国平安集团全球后援与共享中心,全年服务客户超过6.7亿次,规模为亚洲之最。

在医疗养老战略上,平安好医生也将总部设在上海,以“家庭医生”和“养老管家”为核心枢纽,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在线医疗健康平台之一,覆盖“医疗+养老+康养”全链条。

从资产管理到后援科技服务,再到医疗养老,上海的业务职能对中国平安的战略发展不可或缺,是名副其实的第二总部。

在沪设立第二总部已逾20年

事实上,中国平安与上海的渊源由来已久。早在1994年,中国平安就在上海设立了分公司。那一年,平安人寿上海分公司正式开业,成为中国平安在华东的重要落点,也标志着该集团业务在上海的起步。

2005年,原中国保监会批准中国平安在沪设立集团第二总部。几乎同一时期,平安资管在上海成立,成为国内首批保险资管公司之一。

此后,平安养老险、平安健康险、平安租赁、陆金所、平安好医生、平安金服等核心子公司先后在上海落地生根。就在去年,为支持临港新片区发展,平安产险再保险中心落户临港,并成为交易量领先的保险机构。

这些公司如今几乎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比如,平安养老险是全国最大的养老险公司,截至2024年底,该公司服务团体客户2.8万家、个人客户717万,管理资产净值超过8500亿元;平安租赁位列国内前三;陆金所控股则在纽交所和港交所双重上市,成为中国领先的小微金融服务平台。

得益于这些公司的成长,中国平安在上海的贡献清晰可见。数据显示,过去10年里,中国平安累计在上海提供就业岗位77万个,服务客户707万,累计纳税1046亿元。其中,2024年单年纳税98亿元,近五年累计554亿元。

目前,中国平安在沪注册公司25家,其中19家为专业子公司。可以说,从金融到科技,从资管到医养,上海既是中国平安的核心客户市场,也是其全国战略的重要组成之一。

第二总部为何设在上海?政策、市场与人才的合力

据了解,中国平安之所以选择上海作为其第二总部,其背后是切实的政策优势、市场空间和人才土壤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是政策与金融生态。2005年,中国平安获批在沪设立集团第二总部,借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自贸区开放、金融城等制度创新平台,该集团陆续完成了资管、养老险、健康险、融资租赁、互联网医疗与小微金融等一批持牌和平台型机构的落地。

其次是市场与资源集聚。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各类金融要素市场和资源集聚,汇聚了资本市场、专业机构和庞大的企业与客户需求。

从机构投资到消费金融,从小微企业融资到健康医疗保障,上海提供了充足的需求端与合作端资源。正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平安资管能成长为全国第二大资管机构,平安租赁能做到行业前三,平安养老险和平安好医生亦能快速放大服务规模。

再者是技术与人才优势。上海在科技、金融IT和运营管理方面的人才集聚,使中国平安得以率先在张江建立全国性后援中心,并逐步演进为平安金服,承担起全球后援和共享职能。

集中化运营加上科技驱动,让中国平安能够以“金融工厂”模式支撑起数亿客户的高效服务。

更重要的是,上海自身战略方向与中国平安的发展目标高度契合。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消费中心五大中心,并大力推进“银发经济”。平安产险已将全球再保险中心设在临港,平安人寿首个高品质养老社区落子静安,平安消费金融公司注册浦东,一系列新业务的布局正好呼应了城市发展的重点方向。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