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劳动午报)
转自:劳动午报
扩大服务消费,是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是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具有重大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扩大服务消费势在必行,必须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商务部等9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提出5方面19条具体任务措施。(9月17日《人民日报》)
服务消费,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涵盖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文娱旅游、教育体育、居住服务、健康服务等众多领域。扩大服务消费,是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是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具有重大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扩大服务消费势在必行,必须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我国扩大服务消费具有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今年上半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比同期商品零售额增速高0.2个百分点;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4.9%,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45.5%,服务消费正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引擎。我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无论是存量较大的传统服务消费,还是增长空间更大的改善型、新型服务消费,都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抓住机遇扩大服务消费,就能加快释放服务消费潜力和动能。
以高品质服务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扩大服务消费,提升供给质量是关键。当前我国服务消费有较大的增长潜力,但一些领域高品质服务供给不足。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服务消费需求。为此,《政策措施》提出,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具体措施包括:扩大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出一批文学、艺术、影视、动漫等领域精品力作;因地制宜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营业时间并鼓励推行免预约;支持地方举办大众体育赛事等。在解决供给侧优质服务的短缺问题上,坚持对外开放“做加法”,扩大开放试点;对内放开“做减法”,减少限制性措施,管住该管的、放开该放的,能够有效激活服务消费的“一池春水”,不断夯实服务消费的产业支撑。
大力发展入境消费。入境消费在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减少旅行服务贸易逆差、促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拥有悠久历史和壮美山川,消费活动精彩纷呈,打造了一批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历史与现代相融合的新消费场景,打造了便捷、舒适的国际消费环境,大力发展入境消费具备历史和现实基础。《政策措施》提出,吸引更多境外人员入境消费。具体措施包括: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优化完善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持续优化外国人来华签证政策和通信、住宿、支付等便利化措施,为更多符合条件的人员签发5年多次签证。政策利好叠加,多方合力,将助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入境服务消费持续升温。
服务消费是稳增长的强引擎,稳就业的关键锚,稳市场的压舱石,稳企业的助推器。要高度重视扩大服务消费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坚持促消费与惠民生相结合、当前和长远兼顾、供给与需求相统筹,聚焦重点领域、重点群体和关键环节,打好政策措施“组合拳”,有力有序有效扩大服务消费,将服务消费的巨大潜力转化为强劲的消费动力,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