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警务”跑出平安加速度


本报海东讯 (记者 牛玉娇) “平安区‘平安结’矛调室民间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互助县‘彩虹调解室’‘女子义警队’运用民族习俗成功化解乡邻纠纷,促进民族团结,化隆县依托‘云端法治课堂’,为数万名在外从事拉面经济的务工人员提供远程法律服务和纠纷调处服务……”记者近日从海东市公安局了解到,海东公安坚持“刚性执法”与“柔性治理”相结合,着力打造一系列具有河湟文化特色的矛盾纠纷化解品牌,“新型警务”正以法治温度暖化民生坚冰,跑出平安加速度。

近年来,海东公安坚持打防并举,破获涉“两卡”类电诈案16起,成立“平安枫警宣讲队”,深入田间地头、校园社区以案说法,电诈发案率连续两年大幅下降。针对家庭暴力这一民生痛点,2024年制定出台家庭暴力警情处置工作规范,将经济控制、冻饿、网络侵害等新型行为纳入界定范围,家暴警情告诫书出具率达100%。

此外,海东公安主动拥抱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建成“云针”大数据建模战队和“云箭”无人机战队,构建全域可视的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同时搭建协同警务平台,推动案件电子卷宗流转率显著提升,跨区域案件取证从过去“候鸟式”奔波转变为“指尖轻点、几分钟完成”,办案效率大幅提升。自2023年起,创新推行多所连片大防区“两队一室”警务机制,科学划定27个防区,整合警力资源,做精综合指挥室、做专案件办理队、做实社区警务队,实现警力无增长改善和警务效能系统性提升,“汗水警务”向现代“智慧警务”转型升级,为河湟谷地万家灯火织就了更加密实的平安经纬。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