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在松江广富林文化遗址举办的长三角文采会现场,松江联通的文旅正为观众热情讲解。它不仅能精准推送游览路线,还能生动讲述广富林的千年故事。与此同时,隔壁的山东竹马文化科技展位前,AI偶正表演着融合了现代科技的济南木偶戏。这场跨越千里的“数字对话”,正是上海以文采会为平台,推动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发展的生动缩影。
为期两天的2025年长三角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产品采购大会(以下简称“文采会”),被誉为“文旅界淘宝盛会”,现场集中展示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文旅融合的最新成果。
作为全国首创的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对接模式,上海文采会已成功举办十届。它累计促成意向金额达10.7亿元,成为推动区域文旅融合的关键引擎。本届文采会吸引近1600家单位参展,其中近200家单位实地展示,通过线上线下双轮驱动,让上海的优质文旅资源与长三角乃至全国的需求高效对接。
今年文采会现场,非遗传承与创新方面,松江布展示馆的实践尤为亮眼。作为区级非遗保护单位和市级配送主体,该馆既保留松江棉布纺织技艺的传统精髓,又积极开发符合现代审美的文创产品。其产品已入驻上海博物馆东馆文创商店,通过这一高端平台,让上海本土布艺之美走向全国乃至全球游客。这种模式为长三角地区非遗活化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民营院团的创新实践同样引人瞩目。今年的长三角民营院团优秀剧目展演活动在文采会上拉开帷幕。上海民营院团每年都会举办优秀剧目长三角巡演,已探访过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经此路径,开心麻花的《疯狂理发店》在杭州开了“分号”。文慧沪剧团的《早春》也回到主人公柔石的家乡,让其后人感动万分。上艺剧社的话剧《大江北望》让更多人了解长江、黄浦江……今年,还将有音乐剧《小城之春》、沪剧折子戏专场等5台剧目赴安徽芜湖、江苏太仓等地继续巡演。
文采会的辐射效应不仅体现在主会场内,更通过联动活动延伸至整个区域。本届文采会期间,长三角民营院团优秀剧目展演同步举行,来自苏浙沪皖的多家民营院团带来了精心打造的剧目。这种跨区域的文化交流,既丰富了上海的文化供给,也为长三角民营院团提供了展示才华、对接市场的平台。此外,上海国际光影节松江分会场活动、“亘古萌物志”异宠科普嘉年华等特色活动的联动,进一步拓展了文旅融合的场景边界。
随着文采会品牌影响力的逐年提升,这场盛会已不再局限于长三角地区。去年,宁夏文旅部门通过云上文采会对接上海优质资源,引入了多项先进的智慧文旅解决方案。今年,山东竹马文化科技等外地企业主动参展,希望将上海的创新经验与本地文化资源相结合。这种双向互动,让文采会逐渐成为全国文旅资源交流合作的平台。
本报记者 吴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