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中华体育精神大讲堂”校园宣讲活动、“冠军体育课”运动员进校园活动走进重庆市大渡口区育才雪芮学校。羽毛球奥运冠军李雪芮讲述了二十余载运动生涯的感悟,如何用责任与热爱践行中华体育精神,并将这份力量传递给现场每一个人。
“刚进体校好长一段时间,我几乎是天天哭。辛苦的训练,太多的压力,让我一度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从小就在寄宿制体校训练、学习,李雪芮的羽毛球之路起初走得并不轻松。她对同学们说:“中华体育精神里的‘顽强拼搏’,不是天生不怕苦,而是面对困难,能够坚持下来。”这段经历成为李雪芮人生中的重要财富,让她懂得珍惜每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就像你们学习、生活遇到困难、瓶颈时,再坚持一下,就是在给梦想攒力气。”
2012年,李雪芮用三个月三十场连胜抢到伦敦奥运会入场券。随后,她一路打进决赛,对阵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队友王仪涵,苦战70多分钟,决胜局比分咬到21比17才分出胜负。当国歌响起时,李雪芮哭了——不只是因为金牌,更是想起那些独自加练的夜晚,那些没有放弃的时刻。李雪芮说:“‘为国争光’从不是口号,是藏在每个细节里的‘较真’,这正是体育精神的底色。”
2016年里约奥运会半决赛,李雪芮在对阵西班牙名将马林时意外受伤。“在落地的一刻崴伤腿部,前十字韧带完全断裂,外侧半月板损伤。”剧痛让她直接倒地,“只要还能站,就不能退。我戴上护膝,坚持打完了最后三个球。”结束奥运征程后,李雪芮要面对整整20个月的漫长康复期,但她从没想过放弃。“我不舍得和热爱的事业告别。2018年陵水大师赛夺冠时,我终于证明了我还可以!真正的强者不是不受伤,而是受伤后仍能站起来,这是中华体育精神教给我的坚韧。”
李雪芮寄语现场学生:“让热爱带点责任感,目标不用远大,关键要落地。人生就像打羽毛球,重要的不是永远赢,而是每一次都敢去挥拍。”
互动环节,李雪芮向同学们提问,并向答对问题的同学赠送签名照。一位拿到签名照的同学非常激动:“李雪芮老师的故事教会了我如何面对困难,激励我一直向前,我一定会将签名好好保存!”活动中,学校代表向李雪芮颁发了荣誉校长证书,她也向学校回赠了海报等纪念品。
在冠军体育课上,同学们向李雪芮发起了挑战。在场上,她不仅认真对待“比赛”,还耐心纠正小球员们的动作,传授自己的心得和技巧。现场掌声和欢呼声不断。“和奥运冠军搭档非常紧张,不过雪芮老师非常亲切,一直鼓励我,这样的经历让我终生难忘!”一位与李雪芮互动的学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活动结束后,李雪芮谈到参加此次活动的感受:“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能够很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体育精神。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带给同学们力量,也让他们更加热爱体育。”
本次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主办,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有限公司、重庆市大渡口区体育局承办,重庆市大渡口区育才雪芮学校、中国体育报、新体育网协办。活动旨在通过冠军故事传递体育力量,让中华体育精神扎根校园,点燃青少年运动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