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五方面19条具体任务措施,更大力度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促进民生改善和消费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
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
1.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持续深化“购在中国”品牌打造,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打造服务消费热点。
2.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打造一批商旅文体健融合的消费新场景,培育一批新型消费龙头企业。
2
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
3.扩大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持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提供差异化服务供给。
4.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推出一批文学、艺术、影视、动漫等领域精品创作,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以优质演艺、动漫、游戏、影视作品等线上流量带动线下场景创新。
5.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营业时间,优化预约方式,鼓励推行免预约。
6.鼓励引进国外优秀体育赛事,支持地方举办大众体育赛事,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精品赛事、职业联赛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竞赛表演品牌。
7.培育多元化教育和培训市场。
8.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面。完善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家政服务职业评价体系,引导家政企业开展岗前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技师培训等。
9.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实际对普惠托育机构给予场地支持和适当运营补助。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点。
10.放宽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等领域市场准入,减少限制性措施,吸引更多外商投资、民营资本进入,增加优质服务供给。
3
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
11.吸引更多境外人员入境消费。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加强“留学中国”品牌建设,吸引外国优秀学生来华学习。培育面向国际的医疗、会展等市场。
12.拓展数字服务消费,鼓励电商平台创新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服务消费场景,支持生活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推广运营。
13.优化学生假期安排,完善配套政策。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增加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时间。
4
加强财政金融支持
14.统筹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各类资金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旅游、养老、托育、体育等服务设施建设。
15.支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按市场化原则投资符合条件的服务消费企业,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服务消费相关领域投资。
16.综合运用货币信贷等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加大对服务消费领域经营主体信贷投放力度,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可持续支持服务消费。
17.加大消费信贷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和商家合作开发适合服务消费特点的产品和服务,形成“政府补贴+金融支持+商家优惠”组合拳。
18.聚焦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消费领域,对服务业经营主体给予财政贴息支持,推动降低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激发服务消费市场活力。
5
健全统计监测制度
19.优化服务消费统计方法,创新开展服务消费监测分析。
据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