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张蕊 每经编辑|陈星
9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明确,2025~2026年,石化化工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经济效益企稳回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精细化延伸、数字赋能和本质安全水平持续提高,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明显,化工园区由规范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郑宝山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今明两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在此时间节点下,石化化工行业承前启后的稳增长需求迫切,但压力大、任务繁重。
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产业发展部主任瞿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石化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支柱型产业,其稳定运行对整个经济大盘至关重要。
瞿辉提到,我国石化化工行业近年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导致行业利润水平连年下滑。“这反映出单纯依靠规模扩张的老路子已难以为继,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稳增长、调结构、提效益这三大核心问题。”
《方案》明确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瞿辉认为,这意味着未来行业发展将更加注重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同时,《方案》还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
《方案》提出,2025~2026年,石化化工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经济效益企稳回升。
郑宝山表示,石化化工行业经济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事关工业稳定增长、经济平稳运行。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石化化工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2024年行业增加值占工业的14.9%,增加值增速6.6%,比工业平均水平高0.8个百分点,有效发挥了稳定工业经济“压舱石”作用。
他进一步阐释,“十四五”前四年,石化化工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4%,与GDP增速的弹性系数是1左右。2025年上半年,石化化工行业增加值增速6.6%,同期全国GDP增速5.3%,石化化工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为了保障工业经济的平稳运行,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石化化工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的目标是必要和可行的。”他说。
郑宝山告诉记者,强调优化产能结构、提升有效供给能力是《方案》的一大亮点。
近年来,石化化工行业持续提升供给水平,但仍面临着结构性矛盾突出、统筹防范化解产能过剩和优化供给结构压力大等问题。
因此,《方案》提出,一是增强高端化供给。一方面是聚焦工业领域重点产业链需求,支持化工新材料重点领域关键产品攻关,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另一方面是聚焦具有比较优势的大宗产品提质升级,引导建立产业上下游协同机制,由产品供应商向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二是调控重大项目建设节奏。加强重大石化、现代煤化工项目规划布局引导,加快天然气提氦、海水提钾等项目实施。
在做好化肥生产保供方面,郑宝山表示,化肥直接关系粮食安全,保供的同时也要稳价。农民对价格敏感,因此必须确保价格稳定。文件提出优化重点化肥企业最低生产计划、支持原料企业与肥企签订长协,核心在于稳定原料价格、平抑市场波动,避免大起大落。
郑宝山说,《方案》的第二大亮点是强调加速驱动转型升级,深化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化改造和标准化引领。
郑宝山表示,“十四五”以来,石化化工行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首先,行业本质安全水平不断提升,老旧装置安全风险评估及分类整治工作平稳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如期开展。
其次,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重点领域能效水平持续提升,但行业碳排放量持续增长,碳减排压力不断加大。常规技术改造边际效益递减,新型减碳技术短期难以支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有助于优化行业绿色低碳生态,推进全产业链系统节能降碳。
三是已建立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标准供给质量持续提升。要贯彻落实《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标准提升引领行业供给高端化、结构合理化、发展绿色化、产业数字化、体系安全化发展。
近期几大行业稳增长方案都提出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本次《方案》也提出开展“人工智能+石化化工”行动。郑宝山表示,这一是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二是流程型行业自身升级需求迫切。“AI 技术可从设计、工艺参数优化到数字孪生全流程嵌入,对降能耗、稳质量、保安全具有显著效应。”
“强调深化拓展消费需求,挖掘传统产业潜力和培育新兴应用需求并举是《方案》的第三大亮点。”郑宝山说。
他表示,一方面,石化化工行业中传统领域消费具有必需性且规模巨大,对行业消费需求增长具有较强拉动作用。提振传统领域消费,有利于激发有潜能的消费、稳住消费增长的基本盘,对于更好发挥消费对行业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内生动力、促进行业规模合理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抓住行业传统领域消费升级的主要方向,锚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方面的潜在消费需求,有利于培育和壮大石化化工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行业发展新优势。”他说。
为此,《方案》提出,要促进消费提质。一是提振传统领域消费。组织石化化工产品供需对接活动,推进上游企业与下游用户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二是拓展新兴应用。围绕新兴产业,积极拓展新能源电池材料、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特种工程塑料等应用。三是开展非粮生物基材料典型案例征集推广,推进绿氨、绿醇在船用燃料市场应用,加快完善绿色产品认证。
郑宝山说,培育高质量发展载体是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根基,是行业长期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化工园区和产业集群是孵化石化化工行业的特色载体。
他提到,《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发布以来,各省份化工园区认定工作不断提速。截至2025年2月,全国共有31个省份(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化工园区认定(复核)工作,各省份公布通过认定(复核)的化工园区已达到743家,其中年产值超千亿元的超大型园区20余家。
“通过规范认定,我国化工园区整体质量明显提高,为下阶段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但也面临着产业链竞争力不足、智慧化不够等问题。”
郑宝山说,我国石化化工行业现有先进制造业集群以石化、煤化工产业为主导,在磷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等特色化工领域培育不够。
为此,《方案》提出,一是持续做好化工园区设立、认定、扩区、复核和问题整改。实施化工园区竞争力评价导则、智慧化评价导则。实施扩区的化工园区原则上应达到较低安全风险等级(D级)、竞争力二级及以上。二是推动化工园区聚焦主导产业择优引进强链、补链项目。三是在石化、煤化工、磷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等领域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