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需谨慎,三招帮您防“贼风”


(来源:劳动午报)

转自:劳动午报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正是人们享受舒适气候的好时候。然而,在这宜人的季节里,却隐藏着一种容易被忽视的健康威胁——“贼风”。那么,什么是“贼风”?我们又该如何防范呢?

“贼风”并非指某种特定的风,而是中医对秋季异常气候的统称。秋季昼夜温差大,白天可能仍然炎热,但到了夜晚,凉意渐浓。如果此时贪凉,夜间开窗睡觉或久居阴凉潮湿之处,就容易被“贼风”侵袭。“贼风”伤人,往往悄无声息。它可能吹在熟睡者的头面部,导致第二天出现偏头痛,甚至口眼歪斜、流口水,这在中医看来是面部神经受寒湿侵袭的表现。如果“贼风”吹在腹部,则可能引发腹泻;若长时间侵袭肌肉,还会让人第二天浑身酸痛、疲乏无力。

如何远离“贼风”的袭扰呢?

睡眠保暖,避免受凉。秋季夜晚温度下降较快,许多人仍习惯开窗睡觉,但这样容易让“贼风”趁虚而入。建议睡前适当通风,但入睡时最好关窗或留小缝,避免冷风直吹。尤其要注意保护头颈、腹部和关节,可适当加盖薄被或穿长袖睡衣。

适度“秋冻”,增强耐寒力。民间有“春捂秋冻”的说法,意思是秋季不宜过早添厚衣,适当让身体适应寒冷,能增强抵抗力。但“秋冻”并非一味挨冻,而是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体质较弱者、老人和儿童应适时添衣,避免受凉。

饮食调养,提升免疫力。秋季饮食宜以润燥为主,可多吃百合、银耳、梨等滋阴润肺的食物,减少辛辣刺激,以免加重体内燥热。此外,适当饮用温热的姜枣茶或蜂蜜水,有助于驱散体内寒气,增强御寒能力。

老年人、体质虚弱者以及患有慢性关节疾病的人群,对“贼风”更为敏感。这类人群除了做好保暖外,还可通过艾灸、泡脚等方式温通经络,减少寒湿侵袭。

秋风虽好,却不可掉以轻心。只有科学防范“贼风”,才能让身体平稳度过季节交替,享受真正的秋日舒爽。

□刘凯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